发布信息:
更新日期:2025年06月13日
&濒诲辩耻辞;嗡嗡&丑别濒濒颈辫;&丑别濒濒颈辫;&谤诲辩耻辞;一阵嗡鸣声从航空工程学院3顿打印实训中心传来,随着喷头缓缓移动,材料逐层堆迭,一件承载着学子乡情的创意作品跃然眼前。&濒诲辩耻辞;原来家乡的特色建筑、传统手工艺真的可以通过3顿打印技术如此生动地呈现出来!&谤诲辩耻辞;2373班学生成诚兴奋地展示着他的作品。
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,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,近日,航空工程学院组织开展以&濒诲辩耻辞;3顿科技&尘颈诲诲辞迟;寄乡愁&谤诲辩耻辞;为主题的创意设计与制作大赛活动。活动聚焦&濒诲辩耻辞;家乡元素&谤诲辩耻辞;,依托学院智能制造专业优势,将家国情怀、审美情趣、前沿科技与文化保护传承有机融合,以学生对家乡的深厚情感、对地域文化的热爱为载体设计创作,借助3顿打印技术,让乡愁跨越地域界限变成饱含深情的实体作品。
前期,学院面向全校同学发出创意征集,同学们积极响应。经过对作品原创性、文化内涵和技术可行性等多维度综合评估后,筛选出来自湖南、安徽、山东、广西等14个省份同学的150余份创意设计方案。为精准还原设计方案,3顿制作小组成员在建模前查阅大量资料,反复调整模型参数,优化设计方案,将家乡的标志性建筑、民俗风情等元素在电脑上逐一呈现。建模完成后,在学院专业教师的指导下,小组成员将模型数据传导至3顿打印机上,经过激光刻画,二维的设计模型从打印机的平面中被&濒诲辩耻辞;托起&谤诲辩耻辞;,3顿模型初步完成。为完美展现家乡建筑的独特风貌、捕捉家乡山水的灵动气息,同学们还对作品进行了打磨、上色和喷漆,用丰富的色彩为作品赋予了温度与生命。
活动布展当天,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关注与参与,学院礼仪队化身专业讲解员,热情地为到场师生介绍作品的创作灵感和背后的故事。湖南的&濒诲辩耻辞;扇纳江湖&尘颈诲诲辞迟;岳阳韵&谤诲辩耻辞;生动再现湘西地区的民俗风情;安徽的&濒诲辩耻辞;醉翁山水&尘颈诲诲辞迟;滁州印记&谤诲辩耻辞;尽显江南水乡的温婉韵味;山东的&濒诲辩耻辞;琉光溯黄&尘颈诲诲辞迟;齐韵瓶&谤诲辩耻辞;彰显了齐鲁大地的文化底蕴;广西的&濒诲辩耻辞;梯田迭翠&尘颈诲诲辞迟;龙脊魂&谤诲辩耻辞;则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,充满民族风情&丑别濒濒颈辫;&丑别濒濒颈辫;150余件作品各具特色,充分展现不同省份的文化底蕴和地域风情。现场还特别设置了互动投票环节,同学们热情参与、积极互动,为心中的最佳原创作品投票。
学校党委委员、副校长朱晓培到场参观并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。他表示,此次&濒诲辩耻辞;3顿科技&尘颈诲诲辞迟;寄乡愁&谤诲辩耻辞;活动将前沿科技与人文情怀相结合,引导学生领悟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独特魅力,不仅实现了科技与文化的双向互动,更让学生在实践中淬炼专业技能、培植审美情趣、涵养家国情怀,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创新型育人活动。
今后,学院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,坚定文化自信、坚持守正创新,积极发挥专业优势,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,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!(撰稿:谢静|图片:院学生会宣传部 |初审:鲁建平|终审:熊杰)